锅巴饭

一直忘了更新这一段。

前几天和王王、叶子下班后一起在日月光吃锅巴饭。其实形式更像是麻辣香锅,但是会送锅巴和白米饭。
锅巴很好吃,所以我们又加了一份锅巴。
菜足锅巴饱之后,叶子突然提出了一个假设:你们说我们这些没有吃完的饭是不是都会被回收成锅巴?
王王沉思了一下,说:有可能,所以锅巴和白米饭都是免费的。
本来一个略吓人的设想,在王王这么冷静淡定的分析后,反而不恐怖了。于是我索性戳戳碗里剩下的白米饭:hello,下个吃锅巴的人。
王王也欢快地戳戳锅里剩下的锅巴:hi,上个吃锅巴的人。
叶子(lol):是吃饭的人啦。

又是一片欢乐祥和。

不过话说回来,也可能是吃锅巴的人呢。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一条评论

变成回忆就美了之马耳他第八弹

“I recalled that as a child every holiday grew perfect only when I was home again, for then the anxiety of the present would make way for stable memories.” –Alain de Botton <Essays in love>

Journeys like that only become heroic in hindsight, when you reminisce about them while sitting by a warm fireplace.” –Jürgen Todenhöfer <Why do you kill>

自“救救不读书的小白”项目启动两个月以来,作为“当月之星”的书一共就这两本,其中还都有某句话共同体现了“变成回忆就美了”这一思想。这种“冥冥中自有天意”的感觉让我不得不重整旗鼓,终于接着三个月前小薇写的《时光飞逝之怎么也写不完的马耳他第七弹》,开始描述这“至今为止第二苦逼”的gozo之行。

进入正题之前,首先让我怀念一下马耳他大学那个居然有【边上那圈比馅料部分还厚的】披萨的食堂,简直是我的人生挚爱。顺便表扬一下无论是闯进陌生食堂吃饭还是闯进陌生图书馆看书都毫无惧色的小薇同学,简直是我的人生偶像。你造么,每次我在某个陌生城市的大学里晃悠的时候,都很想念你!

好吧,gozo就gozo!首先做个简单的介绍。大家还记得马耳他岛是亚平宁半岛足尖那个西西里岛下方的某个小岛么,gozo是这个本岛之外马耳他的第二大岛,貌似是在本岛的西北方来着。(这么随便真的好么 – -)

由于这份记忆太过沉重,想了好久不知道怎么组织剧情,最终一怒之下翻开相册,然后一切的起承转合就都凝缩在下面五张照片里了。大家请注意照片颜色基调的转变。

首先,美好的一天从温馨的“蜜月套房”的厨房开始。把前一天从附近超市搜罗来的各式早点统统摆到桌上,然后又从厨房里翻出各种正常或者奇怪的餐具来配合。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最上面一张照片里的“捞蛋神器”,有了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白煮蛋。:)

breakfast

吃饱喝足,二人随即出发坐巴士奔向前往gozo的码头,那个蓝天白云,阳光灿烂啊。当时是万圣节期间,斯图在我离开的那一天就已经下起了雪,而马耳他这边满满地都是阳光海岸的度假气息,一时间简直让我得瑟得不行,赶紧脱了外套拍个照准备气气远在德国的同事们。可惜,得瑟总是没有好下场的。

ship

到了gozo岛上后,我们首先逛了逛他的中心城区维多利亚,小小旧旧的感觉,貌似一开始眼睁睁地路过了那一片地方,问了人才发现原来那就是城区的中心。然后便破罐子破摔在路边买了当地的小吃(对面团子毫无抗拒力的我啊)一路走一路晃。然后找到一家看上去比较大的餐馆,成功点到了传说中“只有十月底才会游到这边的某种鱼”,但是味道完全不记得了,想来是不太惊艳。

补充了能量,我们终于开始了最坑爹的旅程部分。传说中,马耳他的蓝窗是图中上半部分这样的。而等我们吭哧吭哧坐岛内巴士到了蓝窗的时候,天已经开始下蒙蒙细雨了。所以我们看到的蓝窗,是图中下半部分这样的。你能想象我们当时下了公车就想直接掉头上公车回去的心情么。。
lanchuang2

当时二人淋着雨,踩着石头避着水塘,瞬间回想起了罗马那个苦寒之地,满心的悄怆幽邃。当然,如果我们能预知九个多月后在意法边界的阿尔卑斯山上的那次雷雨冰雹交加的登山之旅,一定会觉得当时的蓝窗这边真是凉风习习风景宜人啊。

不管怎样,秉着“来都来了”的大无畏心态,二人来到了蓝窗的另一边。那是一片说不清卖点是岩洞还是湖还是仓库的地方,但是有一群欧洲年轻人不知为何在凄风苦雨里玩得很high。或许是受到了那群熊“孩子”的鼓舞,二人也振作精神拍下了一系列互黑照片,扬言要印成明信片寄给小伙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Gozo,你不给爷笑一个,爷就给你笑一个!
landong

耍了半天之后,终于连强壮的欧洲人们也不耐苦寒,纷纷撤退,于是我们也随大部队躲进了崖顶上仅有的一个餐厅里去吃冰淇淋(好像逻辑有哪里不对。。),等着下一班巴士来接我们。可是到了指定的时间后,巴士却迟迟没来,一众游客纷纷大眼瞪小眼直到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啥也看不见。这。。是要把我们放在这荒山野岭里的节奏么!就算再等会它终于来了,再晚点就赶不上最后一班回本岛的轮渡了,这可是要闹哪样。在那种充斥着黑暗、风雨、未知和不安的环境下,当远方的蜿蜒山路上终于出现了一个光点的时候,简直像是末日之时受到了救赎,一种波澜壮阔的心情涌上心头——“呜呜呜放我回去”。
fancheng

 

坐上巴士,再坐上最后一班游轮,再坐着本岛的巴士,终于回到了旅馆。回到了那个可以收到名为“home”的无线信号的蜜月套房。

啊,home, sweet home。

果然终于有了点变美的趋势啊。

天佑wifi。

发表在 旅游 | 2 条评论

干了这碗漱口水

前两天no zuo no die地把公司电脑玩坏了。

重装以后想要找公司的IT小哥做些配置,才发现别说Lync了,连Outlook也没有。

想要把非系统盘上的某些软件重新装上,又发现winrar还没装,于是想起多年前想出来的“把winrar安装包压缩到.rar然后发给需要装winrar的小朋友”这个梗,扶额笑。

可是想着接下来一步步把互相有依赖关系的开发环境搭起来的这个过程,竟有了种重新开始生活般的欣喜。

想起某次远行搬家到陌生的城市,由于丢下了太多的负重以致连刷个牙都没有牙杯,只好拿个碗对着镜子笑道,“来,干了这碗漱口水!”。

不同于旅行中的暂时将就,你知道未来会越来越丰满的,而这一切都在你的手中。

于是看着这个干净到只剩一个回收站的桌面,油然而生了一种“太初有道”般的壮阔感。

有点不合时宜地想起了马叔的歌。

The third thing that I do now when my world caves in,
is I pause, I take a breath, and bow and I let that chapter end.
I design my future bright not by where my life has been.
And I try, try, try, try, try again.
Yes I try, try, try, try, try again.

总是可以新启一章。:)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3 条评论

online courses

前一阵还被天文学课的课件虐得死去活来,时不时想忘记过自己还有作业没做完,每次点开Dashboard都心有惴惴。

这一阵又积极性过剩地把数据分析课的quiz/project/mid-term都提早做完,对着全是勾的video lectures页面刷新来刷新去刷不出这周的新课,又感空虚。

想起孔老爷子的老名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在奇怪的点找到了共鸣。

 

自黑最健康~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7 条评论

A letter from the past

收到了来自一年前的信,居然还挺受激励的。摘抄一部分~

If you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me, there is some advice about what kind of life I like now.
Do some sports, read some books, listen to some music, draw some pics, write some words, talk to some friends, visit Mom and Dad, and keep company with yourself.
Learn to convey your intentions more clearly. And learn to get the keywords of what people are saying.
But, when you don’t know something, do not pretend to know. Ask, they won’t be offended.
It doesn’t matter how popular you are, how much money you earn, or even how long you live. Know what YOU want. Be brave. Be consistent.

Like I was told by me from last year, enjoy your life, not your life in other people’s eyes.
So for this year: Listen to yourself. Be someone you like, and you will be fine.

谢谢你呀,二十四岁。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一条评论

傻瓜

意大利版的亚历山大小哥最近换掉了三星,搞了个Sony Z1 Compact。

忍不住就乐了。原来傻瓜不只我一个。

光是看着Sony这四个字母,有时候也会蔓延出一种淡淡的怀念。

还记得约莫一年前的某个午后,打完一场kicker,和这位亚历山大小哥边往外走边闲聊。

– 你是新来的吗?

– 是啊,今天第一天呢。你呢?你在这儿多久了?

:) 六个月。

当时对方脸上的表情可谓十分惊讶,却不想,别说六个月,连一年也就这么轻轻巧巧地过去了。

最近看到了Anett的毕业照,家里藏满各种游戏、冰箱门上被来访友人们用各种单词拼着诗句和笑话的德国姑娘依然笑得很灿烂,终于脱离了学校的魔爪,当然以后会不会继续读phd那就不好说了。而在linkedin上一看,发现我的西班牙本家 伊万.白 同学也在加州的梅赛德斯一待就是一年了。

明明当年拖着箱子扯着刘总当小工搬去一个人都不认识的斯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怎么就已经一年半了。

How time flies. (忍不住想起Chappelier老师讲过的Time flies like an arrow句法分析的若干种解释。是7种还是13种来着?额跑题了。。)

想到小薇以前时常说的,以后回国定居了,会不会觉得这在外面的几年就像是一场梦?

确实有种这样的感觉了。像个梦。

好在不是噩梦。

 

勉励还在梦中的小薇。Keep calm and you will somehow miss it someday.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留下评论

对表

我的手表有个特色,就是每年会往前多跑十分钟。于是后来的情况就是,每每发现十分钟满了,就有种“啊,一年又过去了”的沧桑感。

由于调指针的时间只能顺时针往前调,所以要抵消这十分钟,就得再继续往前多调11个小时50分钟。总是觉得这个事情很亏,又常常不记得复杂的调时间步骤,于是“改邪归正”的积极性总是不太高。常常是到了暑假的某一天,实在是闲得无聊,才总算把时刻和标准时间对应上。

去年的夏天忙着答辩、旅游、回国,因为杂事颇多,也就忘了要把已然快了十多分钟的表调整回来。回国以后,也不知道是出于对在外的流浪生活所残留的眷恋,还是因为懒,就只是草草地把数字时间调到了东八区,指针时间仍是东一区的夏令时,现在说来的话,应该是东二区时间了。

平时忽略指针时间光看数字的话倒也无妨,于是凑合凑合地继续又过了三个多月。直到昨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某个按键被压到后跳转到了夏令时模式,于是数字时间变成了东九区,瞬间整个人都不好了。要看个时间,还得忽略指针的雅典时间,想起数字时间其实是东京时间,以及还有这一年多时间多跑了的十几分钟。做完这一系列不太符合习惯和常理的核准,神经元们都在抗议“不了个是吧”,导致这次在被叶子问道现在几点了的时候,看着手表还是迟疑地想了想才回答:八点十六。。吧。

所谓厚积薄发(好像不是这么用的= =),终于忍不住在网上找了调表指南全部回归东八区冬令时,从此再也不用看个表都山路十八弯了,虽然过不久又要开始做减数逐月递增的减法(次要矛盾,暂时就不管它了)。

就算是新年新气象吧。对表,马年行动开始!

 

以下开始为本文正文:(适用于有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按键的casio电子表)

  • 如何调指针时间:先按左下按钮五次到”H_SET”画面.然后按住左上钮直到听到滴的一声,再按住右下钮,指针就会开始转了,手一停,指针就停,若觉得一直按住很累,可以在按住右下钮不放的同时再按一下右上,这样指针就会自己转,快到你要的时间时,再按下右下钮,让它停下.一点点的按右下,让它小心移到准确时间.最后再按一下左上钮就行了.
  • 如何调数字时间:在计时功能画面显示时,按住A钮直至秒位数开始闪动。按住C钮依照以下致使选换设定项目 秒–DST夏令时–本地区时–时–分–年–月–日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一条评论

一个好日子

工作不需我操心 能随便想想东西
喝一杯茶也可以 写封信也可以 不做什么也可以

 

 

————————————-

节前的倒数第二个工作日,办公室空得能出回声。

同事们有的早就在家或者回家的路上,有的刚背上包say goodbye。就连组长都很欢快地发了封邮件说同志们我接下来休假去了各位白白。

突然意识到明天我们这片可能就只有三四个上海妹纸了。好奇怪啊,明明是个僧多尼少的IT公司。;p 那我就要作为我们组的最后一个战士战斗到最后啦~ 虽然其实木有什么活干,只能自己到处找找东西学习一下。。

真是节前的氛围啊!

 

大概是这第二个本命年最后一篇日志了。

今年很开心,希望明年也如是。

 

剽窃冠男一个愿望:希望明年四散的小伙伴们能在魔都团聚!^__^

以及我的新年愿望其实是练出腹肌来着!不行的话学会用筷子的正确方式也行~

 

See you next year.  :)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一条评论

At the beginning of my career

回国前,小薇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过,以后不要忘记刚开始工作时的那份初心。

一晃也到了第五周,昨天终于把入职培训的有趣题目们做完,好歹也算走过了第一步,感觉是时候“思前想后”一下了。
还没法以一篇议论文/记叙文的方式流畅地把这些表达清楚,不如就用一下列表。

第一个五年计划:

我想成为怎样的人

  • 在自己的领域有真才实学
  • 不怕新的挑战
  • 有担当,不推卸责任
  • 有所痴,并有所为
  • 支持、陪伴家人和友人
  • 仍然相信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 喜爱生活的种种面貌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与我(2013年)联系,我们需要谈谈:

  • 长期加班。
  • 放弃生活,为了买房。
  • 因为买不到奢侈品而闷闷不乐。
  • 从攀比家人中找自信。
  • 整月不读书。
  • 整年无任何旅行。
  • 完全漫无目的地生活(虽然听上去很美妙但是久了绝对是一团糟)

写到的东西,其实觉得理所当然到不想写出来,但是估计过个几年还是会有些参考价值的。

没有写到的,要么是相信自己不会去碰触的(比如杀人放火么的),要么是觉得做了也随他去吧的(比如依然是运动白痴什么的),或者是还没想到的(这个我怎么知道)。

呃。。总之,努力尽量遵守法律道德,不英年早逝地好好生活吧。

 

顺手写个短期点的计划,不管达成与否,向日葵向着太阳也是好的。

三年内:探戈(锻炼脖子啊脖子)

一年内:围棋(开发智力)

半年内:Babbel上的法语课上完(开发另一块智力)

一个月内:Django…

 

所以说全篇的重点其实是Django么。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2 条评论

道远

仿佛前一刻还是背着书包挂着电脑手里大包小包一步一跪地在日内瓦机场走那条仿佛永远也到不了头的登机通道,这一刻就已经在浦东新租的房子里住到了第三周。

终于配备了两年来日思夜想的沙发和电视机,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

住处南北各有一所中学,早上偶尔(不要问为什么是偶尔)会听到广播体操的音乐,已经不是时代在召唤了呢。

##################################

每天上下班走着来回,单程1.6公里,23分钟左右,约莫是在巴黎时从小薇家走到王王家的距离。这两条线路我都用走的是因为走路和转车用时差不多。

意料之外的是同组和隔壁组的同事们都很年轻,所以依旧是索尼时类似大学研究室的感觉。

第三周了,申请的共享文件夹读取权限还没批下来(莫非又要走上海->北京->澳洲->北京->上海的路线?分公司伤不起),于是上班时”被”开了QQ传文件。

上星期向前台萌妹纸申请的耳机倒是买来了(同事们纷纷表示我也要换耳机/我也没耳机),果然从公司性质上来说耳机是必备的么?

##################################

晚饭一直在外边腐败,昨天晚上终于想到自己做点什么吃吧,才发现原来炒锅和锅铲还没有买。

各种水果倒是买了不少,和楼下卖水果的小叔都混了个脸熟,今天给的柚子和无花果都水润甘甜。

对故乡最惊奇的是便利店的覆盖率,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近十家便利店,其中全家占了一半。

然后今天晚上在其中的一家全家看酸奶时偶遇了老冠男,还是觉得好神奇。

以为要到11月底才能到手的10月份的部分工资居然已经发下来了,于是可以去赵小姐不等位吃盐烤啦。

###################################

这个月Babbel上的法语课终于进入了In-depth course,从开始学法语也两年了,动力一直不足或许是因为花痴力不够?

Coursera上林林总总选过各种课,统统没有坚持到底,对自信心真是莫大的打击。

为表学习的决心,先删了Candy Crush。

总之,道远,仍需努力。
(起承转合是什么?能吃吗?~)

发表在 生活报告 | 一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