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自己对某些言语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大概是托了日和中文配音版的福。
“我勒个去”,“加勒个油”,“玩蛋儿去”之类的短语瞬间在周遭流行起来,
比如昨天我背中国历史地理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门课精美的课件居然是一条条线一个个图块拼起来的,当即敬意与惧意共生。
赶紧叫小文静转过来看,演示一番后小文静随即发表评论:
。。。我勒个去。。。
三五步之远处的小薇听到了这一句,说:小文静你怎么那么粗暴呢?
于是把她也叫过来一看,再次演示一番这精致到发指的ppt,然后得到了小薇的评论:
。。。我勒个去。。。
(潜台词:至于要做到这个地步么。。你是强迫症么。。反衬得我们跟什么似的。。)
这对话要是被我爹听到了,估计得大为震怒。白家家规不多,爹说,不许骂人,这是其中一条。
据大人们口口相传,传说我在两三岁的时候跟着表哥学骂人,结果爹爹盛怒之下君子动手,从此家中再无脏话。
这事牛就牛在不仅不许我说,我长这么大还没听过爹娘在我面前口出秽语,哪怕是在执行家法时,用得最多的也是听到发腻的“你知错了么?错在哪儿了?”
然后听我呜呜咽咽地抽着气把错误的来龙去脉讲一遍,才算是罢休,可以进入“给糖吃,给下载游戏玩”的哄骗阶段。
想到爹爹大人,还是不禁一阵心虚。
其实最初看日和时也不知这些话是什么意思,等知道了起源和发展,已经听得习惯了,而且知道朋友们说这话时也并无恶意,只图大家哈哈一笑。
说者没什么别的目的,听者也不以为意,于是“我勒个去”这样的话就丧失了其原来的语义,变成一个普通的语气词。
但是这样的“约定俗成”对于圈外之人就不一定适用了,不了解这个语境,只知其原意,如果平时又少类似的熏陶,多半会产生误会。
想起大一的时候,和新同学之间还是有不少类似的语用隔阂的。
友人A遇到不爽的事时,时而会把对方称作白痴,对于我来说,乍听实在是有点疙瘩。但后来渐渐发现,她自己犯二的时候时常会说“我这个白痴”,而别人这样说她她也不以为意。于是就释然了,下次再被“白痴”的时候,要么认识错误欣然接受,要么意见不一致直接上去戳伊一记,再也不拧在心里了。
友人B常常对别人的行为作出“太假了”的评论。最初时在我的认识中,假=虚伪=不可交的程度,于是总是诚惶诚恐。后来发现这也是个在学校里用滥了的词,和“膜拜”、“神犇”之类的词一样,词义趋向于虚化,人尽可用,在大一时流行过一阵,现在已经大多弃之不用了。
说到底就是这个词在你的心里和在我的心里是不同的意思,因而引起的误会。
这种误会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最终总会被解开。
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人坏嘴巴我们不生气,另有的人坏嘴巴就特别可恨?
比如我这样一个在“语言无菌室”里长大的小孩,居然可以心平气和地看王三表的博客,实属异事。
想来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觉得他讲的有些话在理,所以愿意去听听看;另一方面,反正他说话老是那样。
仔细想想,真正惹人恼怒的大概不是某一行为言语的“绝对值”。
嘴巴坏的人说的话不一定讨人厌,严厉的人不一定不受欢迎。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标准,有的人天生说话就是冲,有的人就是完美主义。
如果对人对己、对这个人和对那个人都是这样,倒也无可指摘,
这个人就是如此嘛,并非要针对谁,也没有要包庇谁,只是一种特色而已。
所以这样的角色,就算说了很直白或者很不好听的话,听者也不过哈哈一笑,被戳到痛处也顶多叹一口气——“诶,这个坏嘴巴。”
毕竟,以一视同仁的标准为人处世的人还是很值得尊敬的,毕竟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以说,如果你要坏着嘴巴说别人的缺点,就不要因为别人坏着嘴巴来说你的缺点而恼羞成怒;
你要对别人吹毛求疵,就也得接受别人给你鸡蛋里挑骨头;
你对你拥护的团体讲“初衷论”,说虽然最后发生了意外但是初衷是好的,就不要抓着别人的岔子讲“结果论”。
虽然难以保持一碗水端平的状态,过分的差别对待总是让人看得不爽的。
咳咳,一不小心又不知道写到哪儿去了,
本着义务教育时留下的成果,再怎么跑题也得总结出个正面的中心思想来:
不要纠结于语义,多多关注语用;
统一标准为人处世。
虽然本篇有点缺乏条理,但总应该能洗脱上一篇日志“胡适留学日记风格”的“污名”了吧?
哎哎,不得不说,胡适老儿实在太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