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

从上学期看到连岳评论字幕组翻译耶鲁公开课那会儿至今,也似乎已经几个月过去了。期间看到不少褒奖,也见识了字幕组的风风火火,就连自己也对着一些感兴趣的课名心潮澎湃,仿佛有什么惊天巨变即将发生了。但回过头想想自己平日的所作所为,确实也不能盲目乐观。
 
一小块蛋糕能让人觉得是人间美味而念念不忘,同样的一大块却会让人发腻。
这是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条文,于是喜欢吃的东西就一坨一坨买,想玩的游戏就使劲玩玩到自觉无趣,爹娘用这招断绝了我对多种食物或是娱乐的瘾头,百试不爽。
如果不用“阴谋论”的眼光看这句话,倒也可以普通地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比如为什么在买本日语词典都不太容易的日子里我会主动四处奔走找资料,一段十二国记OST里的音频也会翻来覆去听上N遍,到了小语种教育泛滥化、各种教材铺天盖地的时候反而懒得动一动,再到大学辅修了日语,甚至到了要在课堂上实时写上周的作业的田地。虽然凭着吃老本总能赶上进度并且可以拿个不错的分数,终归是一种浪费资源的无耻行为。
又或者为什么很多人想进北大清华而不得,在里面的学子却有为数不少的人把时间耗在游戏电影吃喝玩乐上,对于近在咫尺的教学资源不闻不问。相比之下,旁听生总是听课更加认真,更加尊重师长,为课程做足准备。
 
小小分析一下,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智慧,果然是来之不易,才会知道珍惜。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大费周折才能得到的便会大费周折去取,轻易到手的就轻率地对待,如果不巧那东西“属于”你了,估计就离冷宫不远了。
对于习惯了追着deadline跑的懒人们,“什么时候都可以做”的事,就像被打上了“deadline=无穷大”的特殊许可证一样,优先级无穷小,总是被后来的任务赶超,永远到不了队列头。
现在的公开课资源出现不久,数量还不多,尚且笼罩着一圈“珍贵品”的光环,就像一道微光刚刚照耀到我们的身边,大家都想要凑近去看看。等到过了蜜月期,更加熟悉了、同类产品更多了、资源获取更方便了,这束光是会变成温暖阳光普照大地,还是把大家照腻了照烦了最终无人理睬,还不得而知。
说到底,蹭课能把一门课从头蹭到底的终是少数,即使一开始雄心勃勃趣味甚浓,后来往往都被无处不在的琐事磨去了。最终坚持下来的,除了意志极为坚定的“真·爱好者”,大概就只有那些选了课、不管是不是真心向学、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中期退课的本职学生了。
 
不过无论有效期有多久,能激励大家去思考、去读书总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也决定再去凑一回热闹。
看了《死亡》,里边的教授坐姿很特别。以前听说如果喜欢一个人,就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行为举止。先不说听了这课到底有什么收获,至少看着看着,我也坐成了一只猴子。
此条目发表在 后感 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一条评论

  • At 2010.07.23 08:48, rting said:

    这是篇不错的议论文~~

    (Required)
    (Required, will not be published)

    CommentLuv badge